新闻动态

网络众筹是非不断,何解?

seo靠我 2023-09-22 00:31:01

“家人突然罹患重病,无法承担高额费用,请好心人帮帮我们......”

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身患重病的患者、家属,通过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四处筹集医药费,爱心人士“你捐一点、我捐一点”,积少成多,确实帮助了不少深陷困境的人。

然而,假病人、假链接骗筹款、“职业筹款推广人”进行“筹款抽佣”等问题也频频出现。前不久,有媒体曝光病人的1万救命钱被“筹款顾问”抽成8千,引发广泛关注,也让网络众筹背后的问题再度回到公众视野。

有人等着筹款救命,有人坚持做公益事业,还有人想从中分一杯羹,网络筹款平台,究竟该如何健康发展?

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

是非不断

4月15日,在浙江杭州,先生的孩子身患重病,在浙大儿院接受治疗,好不容易筹得1万元,却被人索要80%的手续费

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记者梳理发现,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近年来可谓是非不断:2022年,水滴筹联合广西警方打掉多个冒充水滴筹对重病患者实施诈骗的团伙,联合山东警方破获一起民营医疗机构勾结黑中介诈骗的案件;今年4月,媒体报道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利用伪造水滴筹链接骗取筹款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今年2月16日下午,广州一女子因经济拮据,在“水滴筹”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试图筹集30万元。平台发现后报了警,最终,该女子被警方抓获。还曾有媒体调查并报道了“职业筹款推广人”这一群体。这些职业筹款人为网络筹款求助者有偿提供推广服务,并向求助者收取高达七成的捐款抽成。为了精准推广,医院曾是平台们推广的重要“战场”。记者走访了杭州三家三甲医院,采访中感受到了人们对平台信任的下降。在第一家三甲医院,记者看到办理缴费的大厅里,专门有一处某平台的柜台,桌面摆放着筹款顾问的名片,却没有工作人员出现在其附近。一位在这里工作了三年的护工告诉记者,之前看到过他们员工在大厅里询问患者或者家属需不需要筹集医药费。有时候,还会到医院院子里转但是病房进不去的,病房管理很严格。”

杭州某三甲医院内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柜台

这位护工师傅表示,之前有患者进行过筹款,现在已经较少有人咨询了,“这种都是公司运作的,人家会白帮你忙吗?这些年新闻都报道好多了,不少患者不太相信这类商业公司了。”还有一位护工误以为记者是筹款平台的人,甚至顺口问道:“你提成多少?”他说,自己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筹款会有“提成”。另外两家三甲医院的情况也是如此,据工作人员描述,以前有筹款顾问来推广,现在基本没有了,医院也会进行管理。有的患者则表示,看到过这类平台的负面新闻,觉得不太靠谱。除了现场走访外,记者还就筹款平台“地推”的问题,询问了多位杭州的医护工作者,从他们的回复来看,以前确实存在筹款平台的地推人员在院内出现的情况,但是随着住院病房区域的管理严格,进入病房区的情况已经较为少见。

只要有病,就能筹款?

杭州陈先生遇到的筹款抽成问题被曝光后,平台发布了道歉声明,称立刻将该筹款顾问开除,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除了抽成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此类平台如何确保谁是真正有需要的大病患者,仍存在隐忧。

记者以需要筹集医药费的名义,添加了某筹款平台的筹款顾问。对方表示,帮忙申请筹款不需要收费,筹到的钱可以打到患者本人或者直系亲属银行卡上。至于需要的证明材料,对方表示:诊断证明、缴费小票、住院记录都可以。而至于家庭经济方面的证明,则不需要。

记者以筹款名义与一名筹款顾问的微信聊天记录

至于筹款额度,该筹款顾问表示,系统会进行评估,还发来了平台关于费用的评估细节,包括了治疗方案和治疗费用等内容,“后期还不够的话,可以再申请提高额度”。

对话中,对方对于帮忙筹款很积极,表示在提供材料后,可以帮忙写文章,做出筹款链接。费用方面,“我不收你们任何钱,平台收百分之三作为运营费用,提现银行那边收千分之六。等于筹一万平台收300元,银行收60元。”

如何核实求助人的真实家庭条件?记者发现,经济状况信息需要自行填写,包括资产、收入、房产、车产等,并且页面上有橙色字提醒:以下信息会被审核,请如实填写。

怎么个核实法?记者拨打平台电话,客服人员表示,“(求助者)家庭经济情况,后续需要向大家公示的。家庭情况,后续我们会有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去核实。家庭经济情况需要在链接里公示,房产、车产需要如实向大家说明,受到大众的监督。而至于平台具体的核实途径,客服人员表示,“(通过)电话沟通或者其它途径进行核实,您这边只需要如实提供信息就行。

另一个平台则并没有专门填写经济情况的页面,只在编辑筹款信息的最后一步,需要填写筹款金额、筹款标题、筹款说明等。其中,在筹款说明中,有提醒:筹款金额50万元及以上,请在筹款说明中说明个人经济,预期治疗费用、目前还差多少钱,以便客服核实情况。

记者拨打了客服热线,询问是否会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核实,客服人员表示:“不会,但是没有如实填写的话,周边如果有人对您项目有质疑的话,是会(对筹款)有影响的。”

可见,求助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两家平台更多需要依赖求助者自身的诚实守信,平台的审核手段较为有限。而对此类平台的监管,目前仍旧依赖行业自律。

根据民政部官网,关于此类互联网平台监管问题,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2022年3月18日曾经进行过回复。

民政部官网关于平台监管咨询的答复

商业与公益如何平衡?

这些筹款平台归根结底还是商业公司,除了筹款,卖保险也是他们业务中的重要部分。

轻松筹旗下的“轻松保”,是一家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根据官网的介绍,其保险销售的业绩,堪称行业黑马。

水滴筹后来居上。其所属的水滴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根据其今年3月公布的业绩报告,年净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6.0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报告还显示,该公司主要收入来自于保险相关业务。2022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达到25.5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1.34%。水滴筹2022年的运营直接成本为1.82亿元,仍处于非盈利的状态。

水滴保官网显示的保险产品

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如何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性,走向持续的良性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教授。

徐教授指出,这些平台,确实抓住了大病救助的痛点,依托商业运作,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切入大病救助,在解决一部分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难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整体运作上,这些平台有专门的团队主动推进大病救助,相较于传统的“等着人来求助”的方式,效率更高、更有触及性。

尽管全国有9000多家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国家有相应的大病医疗保障,徐教授表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大病救助仍旧是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患者的需求。商业公司运作的大病筹款平台,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人大病医疗费的痛点。

但他也指出,这些平台本质上还是商业公司,借助大病救助,积累起了相当规模的流量池,相应开展了保险等业务。这类平台本身就兼具商业性和部分公益性,需要通过保险等业务赚取利润,支撑大病救助的公益性业务。

商业化运作的背后,平台搭建起社会公众对大病的互助桥梁,这样的桥梁也是建立在对求助人信任的基础上。如果求助人对个人家庭经济状况有隐瞒,“比如有人家里有车有房不缺钱还进行筹款,这样的情况就是在骗取大家的同情心,这对于平台的信誉和社会公益氛围无疑有着负面影响。但对于商业化运作的平台而言,对求助者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本身也存在成本过高等问题。”

徐教授建议,对于公众而言,一方面对于这类平台,不能过于苛求,要求“纯公益”。因为从诞生之日起,它们就带有商业基因。此外,这类大病筹款平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在今后开展大病救助方面,对于求助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等核实工作,还需要做得更加细致。在开展商业性质的保险业务等,也要按照开展相应业务的要求,做好投保告知等工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表示,“部分人员通过伪造信息、虚构事实等方式,利用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骗取他人财物,不仅对社会公众的同情心造成极大伤害,有悖公序良俗,情节严重的还涉嫌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涉嫌构成诈骗罪。”

孟律师建议,对于平台而言,应当落实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加大对求助人员的身份信息、平台内所发布信息等相关信息的审核力度,甄别其真伪,剔除那些不符合求助条件,乃至虚构的求助信息。另一方面,平台还应当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强化对员工的监管,促使其加强自律。如此,方能行稳致远。

淄博烧烤背后,一线城市廉价美食的消亡?

“速10”,为何在中国提前北美两日上映?

       你叫的网约车安全吗?

   监制 | 唐小山

      编辑 | 应凰      

审校 | 瑞雪

   来源 | 央视网综合潮新闻、极目新闻、《1818黄金眼》

“SEO靠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703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