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 细说明制公服

seo靠我 2023-10-06 13:04:09

杭州汉服年会已经结束啦!

鹤汀汉服赞助杭州汉服年会,祝杭州汉服复兴引领江南,再创辉煌,汉家文化一定要在这座古都绽放光彩。借此机会,说说明朝公服那些事。

曲阜头条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我们来说说 明制公服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我们来说点不可描述的事情~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大体可分为:

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燕居服

公服:是从北魏北齐至明朝的品官在公事、常朝、谒见、婚礼时所穿的汉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公务员所穿的制服。根据颜色、胸前禽兽补、花样、腰带等来区分官阶等级;与在重大节日、典礼时所穿的“朝服”相比省略许多配饰。所以公服又称为“从省服”。

《新唐书·舆服》:公服, 亦名从省服。

《宋史·舆服制》:凡朝服谓之具服,公服从省。今谓之常服。

宋代公服时常称为常服,这也与明在称谓上稍有不同。明代公服与常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公服的起源沿革:

《世说新语·伤逝》:王浚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饮于此垆。“

王浚仲为三国时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文中提及“公服”,出现在西晋时期。但就文中所提及的公服而言,是否是后来所指的朝廷之服——公服?因为文中并未提及公服的诸多细节,编者资料有限,同时期的服制史料中也并没有找到有关公服的介绍。

此处所言“公服”很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公服。

那么公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宋代学者普遍认同出现在北朝时期。

《北史·魏孝文帝纪》:太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春,正月,魏高祖朝会,始服衮冕;

夏,四月,魏始制五等公服。

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绯、绿、青。

公服真正形成正规的体系,确立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官员正式服饰是从北魏孝文帝开始,确切时间为太和十年(公元486年)。而公服作为官员上朝所穿着官服,仅在官员之间区分品级,民间也多有穿着,并未对民间服色做禁止。

“旧北齐则长帽短靴,合胯袄子,朱紫玄黄,各从所好。天子多著绯袍,百官士庶同服。”从唐代起,被定为四、五品官吏的公服,从此不准庶民穿著。——《中华古今注》

唐沿魏晋公服,至贞观四年,去其服色朱,制公服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绯,六品至七品服绿,八品至九品服青。

——唐 《步辇图》

——宋神宗公服座像

至明,沿袭唐宋制度。《明史·舆服制》: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

明朝初年沿袭宋朝习惯,公服与常服并不区分;由纻丝或纱绢盘领袍、幞头、腰带、皂靴、青袜组成。

至洪武三年做出规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除服色区分官员品级外,还通过革带銙饰区分品级;一品玉带銙,二品金花犀带銙,三品金鈒花带銙,四品素金带銙,五品银鈒花带銙,六品、七品素银带銙,八品、九品乌角带銙。

——明公服复原像

《明史·舆服制》(洪武)二十三年定制,文官衣自领至裔【衣服的边缘】,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

洪武二十四年:制定常服使用补子,即以金线或彩丝绣织成禽兽纹样,缀于胸前背后,通常为方形,前后各一,一般有织造和刺绣两种类型;织造又分缂丝、织金或妆花。补子所绣禽兽按品官等级各有不同,籍以辨别身份等级;文官用禽,以示文明,武官用兽,以示威武。

《明史·舆服志》记:“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代补子与清代官服补子区别在于明代为双禽补,而清代补子对开,前片则从中间一剖为二,后片为一整片。明代补色彩负责多变,明亮艳丽,造型生动活泼。

—— 徐琦 六品文官鹭鸶补

—— 一品武官狮子补服

—— 四品文官云雁补

—— 二品文官锦鸡补服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 复原一品文官仙鹤补服

洪武二十六年: 制定公服、常服适用场合。“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洪武二十六年)其后常朝止便服,惟朔望具公服朝参。”;每月初一、十五着公服上朝。并制定公服花样:一品,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小杂花纹,径一寸五分;六七品,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花纹。公、侯、驸马、伯服色花样、腰带与一品同。公服专用于朔望朝参。仅次于朝服。

定公服颜色,去其服色紫,制公服三等: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明代对民间类似服饰的颜色做了严格规定:不许用大红、鸦青、黄色,带用蓝绢布。

至此,明代常服品级制度已经完备,往后少有变改,一直沿用至明朝灭亡,补服制度被清沿用。明代补服制度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汉文化国家。

——越南官服

——朝鲜王朝公服

——日本现代公服

(PS:传统官员制服搭配现代的警署制服,毫无违和感嘛)

公服的形制沿革:

北魏孝文帝始制公服,定服色,其形制由圆领中衣始,至宋完善形制制度,沿用至明朝灭亡。圆领制度可追溯至汉代,并非现代诸多言论中的“圆领自胡入”。

——徐州博物馆馆藏汉代立俑

通过这件人物俑的领口可以发现,其交领外衣内还有一间圆领衣,且衣长并未过膝。

《晋书》记载:“朱衣绛纱襮,皂缘白纱,其中衣白曲领。”

北魏时期的公服形制遵循白中衣制度,窄袖、圆领、衣长至膝,由白衣改为朱、紫、绯、绿、青,以区分。

至唐代,公服形制仍采用袍制,仍然沿用窄袖;

沿旧礼制深衣之法,在公服的基础上施以横襕,做圆领襕衫。唐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袖、,为士人上服。开骻者名曰缺骻衫,庶人服之。”隋唐士人遂以圆领襕衫为上服。

圆领公服在唐代发展方向出现了变化,一种扔沿用袍制、窄袖做公服,另一种在此基础上合深衣制度发展成为襕衫。

《明史·舆服制》:“生员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皁缘,皁绦软巾垂带。贡举入监者,不变所服。”,明代对生员、监生襕衫做出标准。

——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复原宋代生员襕衫

——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复原明代生员襕衫

公服宋沿唐制,朝服称“具服”,公服从省,宋代公服也称为常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帕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

—— 宋制公服线稿

宋代公服沿用襕衫制度,曲领袍服加膝襕定为常朝公服。不开裾。虽然沿用襕衫制度,但只留膝襕,去其皂缘,改用本色衣缘。并沿袭唐代“鱼袋”,左右各一,刻官员姓名,右者进,左者随身。

上朝的时候佩戴的鱼袋,一只交由侍卫,一只随身佩戴。

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礼制,改靴用履。

明代服饰制度扔用曲领,幞头、腰带,不用鱼袋。并于圆领两侧开裾加外摆;

《明史·舆服志》(太祖曰):“古者入朝有履,自唐始用靴。其令朝官为软底皮鞋,冒于靴外,出朝则释之。”

唐之前公服蹑履,唐代改为靴,宋重新更改为履;宋乾道七年复改为靴,以黑动物皮毛为材质。明代沿用皂靴,于洪武二十六年更定:祭天、皇帝出巡、英武殿议事必须着履,其余朝事服皂靴。

—— 明代公服外摆示意。

—— 孔府旧藏 明 云头履

自此,公服自北魏以来,历经沿革、变更,并形成礼服体系,不再改易,一直至明朝灭亡。汉族服饰制度就此断结。

汉服资料考证、汉服新款、官方动向都会在这里与微博(微博:曲阜汉服推广中心)同步。

--------------------------------------------------------

鹤汀 ‖ 青岛鹤汀汉服会馆,青岛市宝应路14号;

汉服  曲阜汉服推广中心,曲阜市后作街1号(靠孔庙后门)

(汉服、汉礼专业推广机构)

电话:18661630133  

微信公众号:qfhanfu   淘宝:鹤汀汉服

“SEO靠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703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