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热点聚焦 || 如何让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更多生机活力

seo靠我 2023-10-10 19:41:11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如何让农村集体经济焕发更多生机活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更大作为,是现阶段我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议题之一。通过在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的调研,我们探索总结出,要多样化多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调研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全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弱”变“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走出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麦积区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村集体经济规模小、底子薄、发展渠道单一等问题,通过清产核资、权属确认、股份改革、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三资”管理,激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同时,消除了一批集体经济“空壳村”,培育了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2022年,麦积区37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大关,较2021年提高约51%。截至2023年7月,全区村集体经济达到6470.7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村均收入不断提高。清水县以项目为引领,倒逼农村集体经济主动作为,培育壮大苹果、核桃、草畜一体、中药材+花卉、金银花、食用菌、小麦育种7个10亿级和蚕豆、花椒、万寿菊3个3亿级农业全产业链,打造“五大产业示范片带”,通过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带动4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务工。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平台,构建起联结公司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民三方共赢,农业产业逐步迈上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种养、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甘谷县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压茬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为农服务型、项目带动型、多元合作型等模式盘活农村集体经济。同时,依托较为完备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优势,通过产权改革整合企业、专业合作社、涉农协会、农资连锁店等资源。2022年,全县基层供销合作社总资产2087.2万元,在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社会化服务功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调研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坚持党建引领,靠实责任,全力推动。一是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力,实现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赢。麦积区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将村干部经济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挂钩,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模式。二是抢抓机遇,从政策层面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绿色通道”。例如,清水县白驼镇林屲村党支部抢抓易地搬迁的政策机遇,依托农村集体经济整合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企业等资源,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农户三赢。三是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靠实责任,全力推动。甘谷县制定了领导包抓、挂钩联系、联席会议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实行1名县级领导包抓1个乡镇,建立了“一日一统计、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调度”的“四个一”统筹调度机制,同时,通过选拔吸纳一批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组建了一支合作社辅导员队伍,最大限度地把有实力、懂农村、善经营的致富能人集聚在集体经济发展一线,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基层骨干力量,并通过加大组织培训力度,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坚持项目为导向,加强扶持,壮大产业。一是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主抓项目建设,形成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麦积区立足全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借助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形成了北路以花牛苹果、中路以乡村旅游、中东路以伏椒蜜桃、东路以黑木耳百花蜜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整合资源,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清水县统筹整合多方资金,累计扶持发展400多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互助协会划转、光伏收益分配等方式,不断拓宽渠道增加收入。严格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资金报账、审批流程,确保资金及时拨付、项目按期完工。同时,制定“一承诺两计划”,落实集体经济项目年收益达到5%以上的目标和《天水市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试行)》,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在产业链上发力,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找商机。甘谷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既实现了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的良性循环,又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寻找到商机,搭建起农村集体经济与龙头企业、商超市场、电商平台等的合作关系,畅通了销售渠道,实现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精准对接。调研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发展底子薄、规模小、所依托山区基础条件差等先天不足,同时也面临经营性资产少、劳动力短缺等现实问题,这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观念保守发展不够灵活多样。村级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缺乏发展信心。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存在观望态度,缺乏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意识。在股权设置、价值认定等具体制度设计上,还缺乏灵活性,长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示范效应还发挥得不够充分。对发展较好的农村集体经济还存在经验总结不够、宣传不到位、奖励机制发挥不畅等问题,使得可供借鉴参考的发展模式错过推广的有利时机,对于争取项目、培植龙头企业等都有不利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力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坚定发展信心,树立目标,久久为功。要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信心,面对眼前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要敢于破局、寻找解决之道,依托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久久为功,构建起由内而外的发展合力。要树立创先争优的发展意识,解放思想,学习借鉴发展先进地方的经验做法,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以法治思维高标准规范管理。要树立法治思维,将农村集体经济纳入法治管理的轨道,在股权设置、价值认定、股权分配等制度建设方面做到以法律为准绳,形成立得起、稳得住、管长远的体制机制,保障农村集体经济高标准、规范化运行。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实现形式、发展形态等方面大胆探索,结合天水市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在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发展物业租赁+股权投资、工业带动+多元产业的发展模式,而在特色农业、土地资源集中的地区,发展规模经营+生产服务、旅游开发+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效。来源:每日甘肃(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强县域行动调研组 公众号乡知乡见

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乡土中国”,想每天看到喜欢的文章推送

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SEO靠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703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