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从“爆款”到“新天坑”!大学热门专业的半世纪变迁

seo靠我 2023-10-15 18:38:38

每年志愿填报时,总会听到有关专业冷热的话题讨论:“×× 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 专业没落了,学了没前途”“×× 专业太冷门,毕业就失业”……但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学专业的冷热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换更迭。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学热门专业变迁史。

20 世纪 70 年代

文史哲基础学科

高考状元的首选

1977 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给了无数的学子改写命运的机会。不少知识分子苦熬多年终于迎来转机,能够重新拾起自己想要做的事业、学问。“当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到考场参加考试,考场的课桌都是破破烂烂的,写字一不小心就戳出个洞……”参加过 1977 年高考的人这样回忆。

对于那时的大学生而言,报考的热门专业是中文系,其次是历史系、哲学系,理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数学系。

当时,厦门大学文科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中文系,是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郑林说:“当时文史类是大热门,光我们班就有几个省的状元。”

20 世纪 80 年代

财经类专业跑火

20 世纪 80 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建设方兴未艾,但人们追梦的同时还保留着一丝理想主义情怀。在 80 年代早期,文史哲类专业仍大火,但到了后期,财经类专业开始逐渐火爆。在那个专业经济人才极为稀缺的年代,财经类专业的学子自然成了“香饽饽”,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被直接分配到银行、审计等待遇不错的部门。

那时,虽然高考竞争之激烈可谓是“万人过独木桥”,一分的差距就是天上地下,但财经类专科院校往往高出本科分数线招生,而当时的学子为了能够报上财经类专业宁愿放弃本科学历。

20 世纪 90 年代

对外经贸专业走红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不断普及,人们不再将上大学当成高不可攀的事情。加之高考改革(实行 3+X 模式)、考后填报志愿、大学开始逐步扩招,使高考学子上大学变得更加有把握。

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财经类专业依然十分火爆,但是自 1995 年开始,国家开始有计划扩招大学生,同时开设了更为多样的专业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加之当时我国实行一系列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如外汇体制的改革,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启动等举措,使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等与贸易、国际沾边的专业取代了财经类专业,成了高考学子们争相争抢的“皇冠上的明珠”,录取分数屡创新高,分配去向也让人眼红,毕业待遇高企。当时还有“不上北大上外经贸”的说法,以此形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火热程度。

新千禧十年

房地产相关专业吃香

2000 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各类工程建设热潮迭起,“房地产热”使得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水利工程等工科类专业乘势崛起。土木工程专业一时间风头无两,三总五项、高薪体面成了土木工程的代名词,不少高考状元扎堆抢进土木工程专业,导致许多大学争相开设相关专业。当时建设资金充足、项目多,许多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一毕业直接进入项目工地,干几年就成为总工或者项目经理的,从年薪十万到年薪百万的,大有人在。

土木工程作为当时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录取分数很高,那时,土木工程排名第一的同济大学火得发烫,很多高分学子宁愿放弃清华大学也要报考同济大学土木系。如今,这股势头已经消减,土木工程专业招生频频“遇冷”,多所知名高校录取分数线断崖式下跌,甚至招不够人,成为众所周知的“提桶跑路”专业,甚至有“新天坑”专业之称。

本期目录

文章来源:节选自《求学·新高考》2023年第15期微信编辑:求学 王艳琴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求学微店”“求学商城”
“SEO靠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html5sh@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70347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