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世界工厂”,是东莞最深入人心的名片之一,从手机到服装鞋帽,从箱包到家居电子,“东莞造”在国际市场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然而,外向型经济支撑起了东莞的发展,却也因为其本身的脆弱性,让东莞一度陷入了彷徨期。从去年开始,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物流受阻、海外销售市场的萎缩等多种不利的因素影响,当地外贸型箱包企业的生存变得格外艰难。
幸运的是,一些代工箱包的企业已经提前布局,从代工转型到自主品牌建设,并不断调整布局,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寻找着更多的确定性。
1、 代工往事
1978年,被香港制造业成本上涨所困扰的港商张子弥来到东莞虎门,与当地的太平手袋厂签下300万的投资合同。当年9月,太平手袋厂获得中国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三来一补”企业牌照,编号为“粤字001号”,成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标志着全国引入外资经济的正式起步。乘着政策的春风,东莞抓住历史机遇,吸引港资、台资和日资等企业纷纷进驻东莞。这些企业为东莞、广东乃至中国注入大量资金,培养众多人才、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95年,东莞外贸达到辉煌顶点,当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285.31亿元,而同年全市GDP总量仅为296.29亿元,外向依存度达到433.8%的历史最高值。
也是在这年,女包品牌芭菲丽的前身迪奥皮具在东莞成立,彼时的东莞也有大量箱包企业给国际品牌做代工,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供应链与生产环境。
争取订单、完成订单,迪奥皮具也走出了一条常见的代工之路。凭借着新潮的款式、过硬的质量,迪奥迅速受到客户的欢迎,芭菲丽总经理梁睿锋告诉本站,“巅峰时期,每个月十几条货柜的出货量,一年出口近70万只箱包”。
“车间内灯火通明,工人忙碌的身影,伴随着嘈杂的机器声,一片火热。”梁睿锋仍然清晰记得那些赶货生产的场景。稳定的订单让迪奥皮具一直不愁生存,在竞争激烈的女包市场,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
代工模式为迪奥皮具等大量中小企业突破了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瓶颈制约,提升专业制造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促进企业规模扩大。然而,缺失的抗风险能力在稳定的经济周期内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订单,但如同在海面漂浮的小船,起风浪时,依靠外来订单的企业很难稳定自身发展。
危机在2008年悄然而至,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让高度依赖外贸经济的东莞遭遇又一次考验。2009年,150万工人和3600家港台企业从东莞撤离,大量企业缩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
受经济形势影响巨大,是对外贸易最为薄弱的一面,话语权的缺失也始终羁绊着迪奥皮具的进一步发展。
代工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始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自身无法掌握更多话语权,“今天你不接这个单子,多的是有要接的人,而接下这个单子,却要接受客户严苛的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如果没按时完成,就要按合同进行赔偿,这对于利润微薄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不能接受的。”梁睿锋形容,面对极大的压价空间、严苛的质量与货期要求,企业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去考虑什么事情,要做的事情只能是埋头生产,保证出货。
而随着竞争的加剧,采购商不断下调商品采购价,成本的持续攀升,企业为获得订单,只能压缩利润空间,不断挤压着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事例无不彰显着,中国代工企业被迫推到了“产业转移、企业转型和停产关闭”的三叉路口。
迪奥皮具也走到了转型关口,“2013年之后,品牌方给我们订单也是越来越少。”梁睿锋告诉本站,“种种因素影响下,我们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做自己的品牌。代加工走的每一公里的路都是别人的品牌,我们为何不自己做品牌?”
2014年,芭菲丽品牌成立。
2、 品牌转型
对于迪奥来讲,转型品牌是最好的选择。
二十年的代工经历,让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也让迪奥沉淀了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能力等硬核实力。而以往一些企业成功转型的经验也表明,传统代工实现稳定盈利后,再孵化独立品牌,这是一条不错的发展品牌路径。
然而,转型并不是坦途一片,梁睿锋表示,从贴牌到自主品牌转型的痛苦是巨大的。首先,终止代工也意味着切断了最大的渠道,芭菲丽面临的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直面市场,“以前会有固定的一个订单量,客户下单过来,我们按照他们的订单去做货就行了。但现在不一样,现在要涉及的环节更多,要开发,开发之后还有很多事情去做,然后才能去生产,生产后要涉及客户营销推广、销售等环节。”
市场环境的不同,也让芭菲丽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在那个时期,不少的企业都在转型,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的品牌,各个品牌都在跑马圈地,希望在国内女包市场中寻得快速成长的机会。”如何立足市场,提升质量、价格、设计款式等环节的核心竞争力,在众多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芭菲丽努力寻找的方向。
结合自身制造优势打造受欢迎的产品,是芭菲丽的第一步。梁睿锋表示,国际品牌对做工和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在代工终止之后,这一习惯被继续坚持下来。而与其他企业不同,“在代工时,我们不只是来样加工,还是设立了设计团队,为客户提供款式设计,这也为我们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品质是代工企业生存的底线,设计能力则提高了我们的上限。”
然而,设计与质量只是基础,如何向外延伸,向上发展?从别人给饭到自己找饭,如何迈出第一步?芭菲丽急需寻找一条出路。
对于一个新生品牌来讲,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对于转型企业,相对于线下渠道的高投入及辐射范围的限制,电商渠道是条性价比比较高的路子。电商解决的是流量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它对应的是销售、推广环节。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新产品、新品牌,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介绍、宣传、售卖等,缩短了流通和交易环节,提升了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虽然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找到性价比较高的渠道,但空白的经验还是给了芭菲丽上了一课,“我们刚开始的时候面临着很多困难,每天营业额也没多少,惨淡的时候每天也只有一单两单。”如何破局成了关键,“直到后面引入了一些人才,他们给到我们专业的意见,专业的操作。这才慢慢好转,品牌也慢慢打开知名度。”
中国是箱包生产大国,但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品牌影响力较弱,产品单价偏低,转型后的芭菲丽如何定位产品档次与品牌调性?“我们最开始打算也是想做一个中高路线的一个品牌,但是由于品牌的知名度几乎为零,新生品牌如果直接冲击中高端市场,还需要更多的支持。”梁睿锋表示,“做品牌的前期肯定是不赚钱的,不是说你做了一个品牌马上就会赚钱什么的,需要长时间沉淀,然后去积累客人,积累口碑,这些我们都是要做的。品牌刚诞生就想马上赚钱,这是不可能的。”
3、 出海
转向品牌,并在国内市场初步站稳脚跟之后,累积了品牌打造、电商运营的经验之后,芭菲丽再次选择向外生长。
2017年,芭菲丽进入了跨境电商行业,布局速卖通。梁睿锋表示,相对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对于中国品牌来讲,存在着大量的想象空间。《2022上半年跨境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提到,“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诸多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反观海外,不少新兴市场尚属空白,入局机会较多,不少品牌选择走出国门,推动品牌出海。”
与传统外贸不同,代工企业接触不到消费者,而跨境电商不同,品牌可以更直接的面向消费者,直接感受消费者的喜好与市场变化。
而以速卖通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正在企业转型与出海的征途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梁睿锋表示,跨境电商可以让企业通过平台直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而虽然环节拉长,但相对传统外贸,跨境电商有集约式的基建,包括物流、支付建设,让企业可以可以跳过繁琐的环节,直面消费者,第一时间感知消费的喜好与趋势变化;有数据反馈,商家可以通过自己积累的市场洞察,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反馈到采购或研发环节。
然而,虽然芭菲丽早在2017年就布局跨境电商,但前期也一直处于摸索与试探、熟悉市场趋势与消费者洞察阶段。
对新品的重视和精细化运营,慢慢带来了更多的自然流量。前期的摸索为爆发攒足了势能,也为芭菲丽迎来了流量的爆发,“去年双十一,我们店铺的流量突然大爆,订单一下子激增数倍。”
有了流量,芭菲丽多年外贸代工形成的供应链优势开始凸显出来。梁睿锋表示,芭菲丽的优势在于原创设计和自主生产,比如猫包系列的一款小圆包,设计灵感来自室外的消防栓,简约时尚又别出心裁,一上架就成为爆款,在速卖通一下子就卖出 700 多单,“我们一个月能出 8 到 10 个新款,因为都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自主设计和生产,所以响应速度快。”2021年,芭菲丽用一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女包品类Top 1,高峰时单季度成交增长达181%。
以研发为先导,以质量为基础,借助成熟的平台,加上对客户反馈的积极重视,好产品又进一步带来了复购,品牌心智逐渐形成。
“我们也很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梁睿峰表示,始终积极收集客户反馈,坚持客户的体验为上,“我们无论是运营还是研发,都是建立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是什么,需要什么。很多客人很喜欢跟别人分享他们的购物体验,比如说质量或款式如何,收到的实物如何,物流与服务如何,从细节上面去点评我们的产品,这些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专注是芭菲丽当前最大的标签,当下的芭菲丽依旧坚持着“做一个品类,做一个品牌,做一个平台”。梁睿锋表示,“我们现在可能还是比较踏实,在自己擅长的产品领域,注重产品质量,做好产品的设计升级,深耕供应链,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平台运营、专业化客户服务,坚持品牌的理念,积累更多的用户口碑,增加用户粘度。品牌需要沉淀,经营也需要,在这些的基础上,然后再尽量把这些销售渠道给拓得更宽一点。”
“市场广阔,但我们还需要讲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故事。”梁睿锋说。(文/本站 凌政和)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7034767号-2